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建立高位推进机制
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2017年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水优势是武汉决胜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大武汉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要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彰显武汉滨水生态绿城特色;并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四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工作,从打赢三大攻坚战、建设“三化”大武汉的战略高度谋划全市水文章。
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治水的技术引领,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和设计单位成立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治水技术联盟,为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智囊、技术支撑,为相关工作在顶层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实施建设与运营管理中提供多方面的技术服务。
(二)强化系统治理,加强减污控污
建立健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创新官方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数据河湖长“三长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以官方河湖长为主导的全方位治理管护责任体系,健全以民间河湖长为主体的全社会监督参与体系,建立以数据河湖长为支撑的全天候智慧治水体系。
启动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入河湖排污口清查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市166个湖泊排口初步排查工作已完成,将为小流域治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开展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湖泊水生态调查,创建水质监测月报制度,实现市级河湖长领责的河湖水质监测全覆盖,进一步摸清了河湖水资源、水生态家底。因地制宜制定河湖治理“一河(湖)一策”,深化市级重点河湖“一河(湖)一策”,制定了35个重点河湖2019年治理管控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强化河湖流域集中整治,打响黑臭水体和劣Ⅴ类湖泊歼灭战。启动了以“三河三湖”为重点的重点水体治理工程建设,系统谋划水岸共治,“厂、网、水体”同步推进,按照以水定城的思路,持续实施武昌大东湖、汉阳六湖、金银湖七湖等城市生态水网构建项目,不断加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促进城水格局均衡,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水网。
(三)科学谋划,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水网体系
为深入推进我市长江大保护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我市先后制定了《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35年)》等规划和指引,为全市科学治水与系统管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中,系统谋划了武昌—江夏片、汉阳—蔡甸片、汉口—东西湖片、黄陂—新洲片四片生态联通工程,强化“一核两轴,两江八水,六楔百湖”的水网格局。通过加强水网水力联系、提升水体循环与水质,提高水源保障程度、灌溉供水能力和抗洪排涝能力,全面提升各区域水资源环境承载力。
(四)严格执法,强化生态约束
全面提升环保执法监管能力。坚持日常监管和专项行动并举,推行精准治污。一是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推行水污染源排放企业动态化、精细化、可核算化环保监管新模式。二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通过沿管排查、溯源追踪、全面核查,实施顶格处罚,严惩违法排污。三是开展重点污染源核查工作,持续开展水环境专项执法行动,从严查处违法案件。四是创新环境监管手段,深入实施“双随机”抽查工作制度,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探索“互联网+”环保监管新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
我市将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长江大保护、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相关部署,创新治水理念,针对薄弱环节补齐短板,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全局、科学治理水环境、严格执法监管,切实加强对水资源及水环境的保护,做好水网联通和河湖健康这篇文章,加快推进滨水生态绿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