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19-08-20 11:08  | 

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20180046号提案的答复


一、近年来我市农村“四水共治”工作情况

(一)大力实施农村水利建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11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抓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用足10%的土地收益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将一批水利重点项目和都市产业园、农业开发、高标准农田、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同步推进,全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现了系统受益。在2016年洪涝灾害后,又迅速启动灾后水利建设,消水害、补短板,为农村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全面实施“四水共治”工作

1.制定“四水共治”总体方案。2017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打造滨水生态绿城为目标,聚力推进“四水共治”工作。2017年3月6日,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四水共治”工作方案》(2017-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四水共治”工作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方案》中,关于新城区和农村地区“四水共治”工作明确了诸多具体任务。一是提升防洪能力,加固长江、汉江防洪设施,整治连江支流和中小河流,全面实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山洪预警防治体系,加快新城区民垸堤防建设等;二是强力推进新城区排涝能力建设,新城区实施汤逊湖等15处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新建金口二站、童家湖泵站等25座大中型泵站,加大配套支次管涵建设力度,确保新城区排涝能力大幅提升;三是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污水治理,严格落实“水十条”,加大工业污水防治,通过清洁种植、清洁养殖和农药化肥减量化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推动农业生产循环化、清洁化,推进农村水污染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全市乡镇生活污水设施建设和体系建设;四是全面增强农村地区供水保障能力,通过供水布局大调整,对现有供水厂进行有效整合和功能调整,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心城区供水管网继续向新城区延伸,提升新城区供水质量和水平,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努力实现全市供水同网、同质。

2.做好“四水共治”项目计划。2017年全市安排“四水共治”项目计划230亿元,并超额完成任务;2018年,全市安排“四水共治”项目计划446项,其中新城区计划投资同比增长81.6%,总投资和投资增长率均高于其他城区,黄陂区2018年计划实施项目58项,居全市之首。在项目内容方面做到全覆盖,按照“四水共治”总体要求,各新城区均安排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等项目。

3.抓好“四水共治”项目推进。为加快推进“四水共治”项目建设,确保“四水共治”项目按计划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尽早发挥项目效益,市、区“四水共治”工作部门采取提前谋划项目、项目进度每周上报、每月主任例会督促、每月政府常务会议通报、难点项目推进协调、滞后项目重点督办等多种手段促进全市“四水共治”项目加快推进。其中,针对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前期工作推进难、征地拆迁任务重等问题,市、区政府和“四水共治”相关工作部门已多次组织协调,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四水共治”项目推进正常、有序。

(三)大力实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是省政府补齐村镇建设短板的“头号工程”,是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也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工作。2017年3月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7]6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强力推进全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积极推进,纳入省考核对象的建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改造工程已全面开工。纳入市级“四水共治”考核对象的非建制乡镇中共筹划新、改建项目34个,在建项目14个。

(四)强化建设管理和建后管护

1.强化“四水共治”项目建设管理。全市“四水共治”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明确时间节点,确保项目合法合规、保质保量、安全有序推进。

2.持续开展建后管护工作。全市“四水共治”项目建设移交管理等制度基本形成,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管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采取市级补助资金下达各新城区,并通过开展建后管护市级中期考核,各区将汛前准备、抗旱减灾和小农水建后管护工作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水库塘堰清障除杂、渠道河道清淤疏捞、小型机站检修维护等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建后管护工作成效明显。

3.建立河湖管护长效机制。我市全面落实中央、省有关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建立市、区、街(乡镇)、村(社区)四级河湖长制工作体系,以河湖长为主要推动力,以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要求为抓手,确保全市河湖等水体管理维护工作不断完善。今年以来,全市开展了河湖长1号令“春季碧水攻坚战”,正开展河湖长2号令“清流行动”,以行动促进河湖管护工作更具成效。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们将充分吸纳你单位的建议,结合我们下一步实际工作,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发力,补齐短板,着力解决水务设施薄弱环节。以“四水共治”项目建设为重要抓手,继续做好农村地区水务项目建设,确保新城区和农村地区防洪、排涝能力持续增强,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供水保障能力持续优化。在资金落实方面,鼓励各区各单位创新资金来源渠道,采取政府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地方资金与中央、省等上级资金相结合等方式,确保全市“四水共治”项目建设资金得到保障。充分发挥“四水共治”齐抓共管的作用,多部门协调做好乡镇生活污水处理、面源污染防治、饮用水保障、水利设施修复等各项工作,逐步补齐农村地区水务设施短板。

(二)重点推进,确保全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完成。紧紧围绕“2018年底前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项目必须全部建成投用”的工作目标,以新建设施、提标升级、配套管网、在线监测、污泥处置等5大任务为核心,以生活污水管网普及率、生活污水收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负荷率、出厂水质综合达标率、稳定运行率、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率等7项指标为重点,按照制定项目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倒排工期表全力推进,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三)多措并举,优化农村地区饮用水和水资源保障。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努力实现农村地区与市区供水同网、同质;全面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大力实施水源地保护区内隐患排口整改,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力度,确保监测有效、预警及时;进一步推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生产循环化、清洁化,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农业水源灌溉建设,优化水源配置,实施重点水源工程,继续推进灌区配套设施建设和与节水改造建设,确保全市灌溉保障率逐步提升。

(四)加强指导督促,强化监督考核,确保项目推进保质保量。指导督促全市“四水共治”项目建设各责任单位与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接,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督促各实施单位在确保项目进度的前提下,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程序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项目推进;督促各责任单位全面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中央、省、市有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确保质量、安全。充分利用“四水共治”工作督办机制,会同党委、政府督查室及其他相关督查部门,重点督查“四水共治”及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效益等,同时,聘请第三方考核单位进行每月考核、季度考核、年中考核、年终考核,以督办和考核等手段,督促各责任单位严格履职,确保“四水共治”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五)加强执法监督,保护水生态环境健康安全。以监管执法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加强新城区和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养殖治理、污染源监管,推动农业生产循环化、清洁化,推进农村水污染防治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继续做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排查执法工作,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达标;全力做好河湖管护监督执法工作,打击非法排污、非法采砂、非法侵占河湖岸线、非法在河湖岸线倾倒垃圾渣土等违法行为;加强执法能力建设,以“双随机、一公开”为重点,开展监管执行力建设,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进一步创新执法手段,大力推广无人机巡查、卫片核查等执法监督手段,确保执法效率提升。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共治共管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大全市“四水共治”和农村水环境治理有关工作的宣传力度,获得更加广泛的群众支持基础;进一步激发“全民治水”合力,尤其在河湖管护方面,全面发动民间河湖长、企业河湖长、青年志愿者参与到管河、护湖、爱水工作中,借助群众之力,全面推进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治共管。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
推薦娛樂城 宝岛体育 宝岛体育 網上賭場 宝岛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