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水全收集及全处理工作推进情况
依据《亚洲体育博彩平台主城区污水收集与处理专项规划(2010-2020)》,我市一直按照“新区按分流制,旧城根据现状情况,有条件的逐步改为分流制”的原则来进行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建设。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中心城区污水泵站达到71座,污水收集管网达到2200公里,污水管网完善率从2012年不足50%提升至87%,处理能力新增80万吨/日,增幅45%,达到258.5万吨/日,排放标准由一级B升至一级A,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随着系统趋于完善,湖泊截污成效明显,截流污水约45万吨/日,建成区湖泊排口旱季截污基本完成,环保监测数据显示,中心城区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部分湖泊水质好转。
在各区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建设的同时,我市加快推进社区雨污分流改造与混错接改造。据最新调查统计,截止目前中心城区规划分流区内已经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的社区(小区)有598个,混错接改造1000余处,江岸、江汉、东湖风景区社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已全部完成,各相关区2018年计划投资约3亿,启动130个小区改造。同时,高校的雨污分流工作也在进行中,全市仍有46所高校需进行校园雨污分流改造。目前已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在汉高校校园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的意见》,明确了2020年底基本完成规划分流区内高校校园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各项工作正抓紧推进。
在全市不断完善污水系统全收集全处理的进程中,围绕长江大保护及环保督察等重点工作要求,我市强力推进沿江片区污水管网的建设和污水处理能力的提升工作,如青山武东片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北湖污水处理厂建设、罗家港截污工程、长江沙湖水环境提升工程、董家明渠截污工程等诸多项目。随着系列项目的生态效益显现,届时沿江片区污水混接入江的情况将得到很大改善。
二、关于长江岸线整治工作推进情况
近年来,我市十分重视沿江岸线保护和整治工作,2016年启动了全市沿江岸线资源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清理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的总要求,举全市之力,清理整治了沿长江100多家零星砂场,对一批码头进行了搬迁整治或景观提升。
一是大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自2016年3月起,我市启动了长江、汉江干线港口岸线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按标准取缔了122个非法码头。待整治工作结束后,武汉港将腾出部分宜港岸线,吸引大型港口企业落户,提高专业化码头比例,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
二是积极推进长江主轴整治区码头岸线整治。长江主轴重大战略,对全市港口岸线整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武汉新港委员会提出了长江主轴(一桥至二七桥区)码头整治工作计划,采取取缔外迁,扩大生活生态岸线,集并整合,集约节约使用岸线资源,优化提升,强化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景观环境水平等方式结合码头功能提升打造一批旅游亮点区块,为主轴景观打好基础。
三是稳步实施船舶港口污染防治。按照2017年发布的《关于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我市认真部署港口和船舶污染物防治工作。根据《船舶水污染排放标准》,将进一步加强对船舶垃圾船上储存的监管力度,做好垃圾转运、处置工作。严查船舶含油污水,禁止单壳船航行,推进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安装等措施,不断强化船舶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推进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改造工作,扩大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改造范围,确保安装了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船舶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对于到港船舶在营运过程中产生的无法自行处理的船舶生活污水,督促港口企业利用现有的泵、管道等设备将船舶生活污水接收上岸,跟随港区生活污水一起进行处理。
四是大力做好港口污染物的收集处置工作,港区生活污水应并入市政污水管网,经污水厂处理达标后统一排放。对于无法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区域,可通过自建生活污水回收池的方式经过自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运用槽罐车等转运设施,将生活污水转运至当地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下一步,在做好沿江岸线整治的同时,大力推进两江四岸江滩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两江四岸江滩近60公里,武汉江滩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按照“共抓长江大保护”要求,加强岸线管理,规划岸线使用,提升沿江环境,为长江主轴建设奠定基础。
三、关于用足用好水资源工作情况
一是规划引领,科学治水。我市组织编制了《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水防涝专项规划》,规划结合本地经验教训,充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治水经验,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强化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和末端治理等措施,建立了“渗、滞、蓄、净、用、排”复合型排水模式,并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排水深隧建设纳入城市排水防涝规划,逐步实现“小雨不渍水,大雨不内涝,暴雨保功能,特大暴雨保安全”的目标。
二是科学调度,善用湖泊。我市湖泊港渠众多,湖港是天然的调蓄资源,制定科学的调度预案,合理利用湖泊港渠调蓄,能有效减轻渍水影响。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我市制定并完善了《东沙湖水系调度方案》、《汤逊湖水系调度方案》、《蔡甸东湖水系调度方案》等重要水系调度机制,从科学制定调度措施,明确了各相关单位调度职责划分,通过科学调度排水,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工况环境下的节制闸、泵站开启、江湖水位进行控制,实现水系间排水的有效调度。因此,近年来,每年汛前,我市都会启动中心城区重点湖泊“空腹”迎汛工作,腾退库容约2亿方,为汛期城市排水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河湖连通,有效调度。为充分发挥湖泊的调蓄作用,我局先后启动了一大批重点港渠的综合整治项目,确保重点湖泊之间连接畅通,同时提升水质改善水环境。今年来,先后启动了东湖港、青山港、东杨港、二十一号公路明渠、打鼓渡河、琴断口小河等一大批港渠综合整治项目,全面开展水生态建设,改善水环境。
下一步,在长江大保护的大前提下,我局将认真结合长江主轴建设,积极做好做足水文章,充分发挥武汉水资源丰富的特色,以长江文化为载体,积极推进“四水共治”工作,全力打造滨水滨江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