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高举生态文明建设大旗,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民生水利、现代水利、生态水利,为农业农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市委、市政府“四水共治”总体部署和要求,在保安全、保民生的基础上,突出保供水、排涝水等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水利建设任务。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根据现有水利工程布局和水资源配置需求,与土地利用以及都市农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布置工程项目。
三是坚持建管并重、管理科学的原则。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新建与改造并重,开发与保护同步,充分体现水的资源属性,创新管理机制,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四是坚持量力而行、讲求绩效的原则。加强支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切实保障水利事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二、2019年预算安排
2019年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预算安排总额18523.34万元。其中:
(一)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补助资金11416.98万元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巩固提升全市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的通知》(武政办〔2017〕76号)、市亚洲体育博彩平台《亚洲体育博彩平台2018-202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54738万元,市级补助31268.3万元,主要用于水厂扩建、供水加压站新建、供水管道改造延伸等工程。2018年预算已安排8434.34万元,2019年预算安排11416.98万元。
(二)建后管护市级补助3500万元
按照《小型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及考核办法(试行)》,根据各区小型水利设施及市级年度考核情况,对新洲、黄陂、江夏、蔡甸、东西湖、汉南、洪山7个区水库、塘堰、泵站、水闸、港渠(沟)及建筑物等小型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工作给予补助,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三)水利建设管理及水价综合改革试点3606.36万元
1.水库白蚁专项普查防治230万元。
为保障水库安全运行,按照《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工程白蚁防治工作的通知》(鄂水利函〔2018〕396 号),对黄陂、新洲、江夏、蔡甸等区196座水库白蚁隐患进行专项普查,并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开展白蚁防治工作。
2.排涝电费补助资金254.1万元。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2005年104号文件,对市郊20座大中型泵站排涝电费给予补助。其中:蔡甸区7座、新洲区5座、黄陂区4座、化工区1座、东西湖区3座。
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供水计量体系)400万元。
按照《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启动黄陂区梅院泥灌区、新洲区举水灌区供水计量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农业用水管理制度,规范和创新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推进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运行管理体制机制。
4.中央项目地方配套资金1967.49万元。
根据中央投资我市水利项目相关政策,2019年对农田水利项目县(区)、入江支流、湖堤加固等项目安排配套资金1967.49万元。其中:
(1)举水干流防治理近期工程(新洲段)1110.63万元。项目总投资4794.25万元,中央、省分别下达资金1715万元和858万元,地方需配套资金2221.25万元。按照“市区各半”的负担原则,市级需补助资金1110.63万元,为加快项目建设,2019年预算安排资金1110.63万元。
(2)斧头湖流域湖堤加固工程(江夏部分)727.86万元。项目总投资5623.72万元,中央、省分别下达资金2080万元和1040万元,按照“市区各半”的负担原则,市级需补助资金1251.86万元,2018年预算已安排524万元,为加快项目建设,2019年预算再安排资金727.86万元。
(3)中央农田水利项目县(高效节水)市级配套129万元。根据《关于调整新洲区2018年农田水利项目县(高效节水)建设方案的批复》(武水办〔2018〕28号),该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71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29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00万元。2018年预算已安排200万元,2019年预算再安排资金129万元。
5.其他项目754.77万元。
洪山区第一批75-155kw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石嘴、架子山、友谊港)、第二批75-155kw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天兴洲南、北垸)、汤逊湖泵站进水港综合整治工程已完工,安排尾款754.77万元。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项目管理。督促相关区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职责,加快项目建设。
(二)严格项目资金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注重绩效评价。全面开展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积极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推广好的经验和作法,巩固建设成果,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