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无障碍

2025-07-04 15:07  |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

抗洪有我 · 党员先行 | 演讲撷英(一)


风雨砺初心,危难显担当。在惊涛骇浪的最前沿,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在“五水战略扭在一起抓”的主战场,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铮铮誓言,以舍生忘死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与为民情怀。为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市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推出“抗洪有我·党员先行”专栏宣传活动。聆听先锋故事,感悟精神伟力,学习抗洪知识,掌握避险本领。从先锋的事迹中汲取力量,在伟大的精神感召下凝聚起投身支点建设的智慧和力量。

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让伟大的抗洪精神薪火相传,让党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加鲜艳夺目!

演讲撷英

7月1日下午,“抗洪有我·党员先行”演讲比赛决赛圆满落幕。一篇篇饱含深情的讲稿,诉说着真实的抗洪故事,唱响了动人的英雄赞歌,激荡起深切的精神共鸣。选手们的精彩讲稿,带您走进一段段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的难忘岁月。

《长松不倒》  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  魏芬

入夏以来,已迎来多场强降雨,坐在白马泾泵站的中控室,望着窗外如注的雨幕和不断上涨的湖面,浑浊的湖水拍打着前池的护坡,发出令人心悸的闷响。泵房里,机器的轰鸣声与暴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首特殊的防洪排涝交响曲。“把2号机组各处再检查、巡视一遍”。李峰站长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恍惚间,仿佛又看见了那位,带着浓重罗田口音,来自大别山区,如松树般坚强而挺拔的老站长——徐长松。

1986年,武汉大学毕业的徐长松背着简单的行囊从罗田老家来到东西湖区,那时的白马泾还是一片荒芜之地。1998年,洪水肆虐,江河猛涨,东西湖满目疮痍。为了提升东西湖防洪排涝能力,水利专业出身的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水利事业建设中。2009年秋,白马泾泵站破土动工。

水利项目的建设就是与时间在做赛跑,为了早日建成白马泾泵站,徐长松永远冲锋在第一线。徐长松名字叫得大,但他个子瘦小,一点都不高大,跟着一起干体力活是相当吃亏的,前一晚加班加点研究图纸,第二天又亲自上阵了。机组安装的时候,在水泵层没有合适的起重设备,只能用最原始的龙门架配合手拉葫芦。汗水顺着徐长松黝黑的脖颈流下,在他破旧的工作服上冲出一道道的白痕,这时的他一点都不瘦小。“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哪知道什么叫苦。”他一边用力拉着葫芦,一边笑着对技术员小李说道。

2012年的春天,当第一台机组的轰鸣声在白马泾响起,开机排水的声音惊起芦苇荡里的白鹭,白鹭展翅亦如站内的欢呼雀跃,白马泾泵站正式投入运行。2014年白马泾泵站建设项目荣获中国水利优质工程——大禹奖,这是东西湖区水务人的骄傲,也是徐长松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6年,特大暴雨,来得又急又凶,水位线每天都在刷新纪录,渍水告急,府河告急,汉江告急!白马泾泵站6台机组全开,满负荷运行,机器的轰鸣声盖过了雷声。当险情终于控制,当洪水终于退去。徐长松带领全站人员对站内6台机组依次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水退了,活才开始呢”“你们那些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哪里”,这些话激励着我们老中青每一代人。

没有豪言和壮语,没有歌颂和讴歌,只有脚踏实地和担当奋斗的精神,2024年1月徐长松从他坚守了半生的岗位退休,可没想这却是他一生的坚守。早在2017年他被查出肺癌,晚期,不知情的完全看不出他是个癌症患者,他从未缺席过任何一场开机排涝,可是他缺席了自己人生的后半生。距离退休不到8个月,徐长松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时光飞逝,当年的技术员小李也成了老李,白马泾新的岗位坚守者——李峰。当李峰站长站在泵房门口,望着崭新的渠道、笔直的柏油路,望着那些他们亲手夯实的土地,阳光照在护坡上,不由得想起,当年路边的野茼蒿开着黄花,有蝴蝶在飞……泵站现有工作人员中都有00后了,但是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初心的“长松精神”一直都在。

2024年10月,白马泾泵站机组大修,3层楼高的机组重新被拆卸分离,然后再进行维修、保养等一系列工序后再归位。听起来很简单,但每一个部件都是“超级大家伙”,如转子重达25.8吨、大轴重达14吨……机组重装时,泵房内叮叮当当,门外松涛阵阵,李峰站长仿佛又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他的脚印早已渗进泵站的每一块砖石,他的呼吸化作了机组永恒的律动。 春风拂过之时,松针沙沙作响。李峰站长恍惚间又听见那个带着罗田口音的声音在说:“治水如治家,根基要扎得深。”白马泾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就像站内的那些松树一样,正沿着当年他们夯实的路基,在泥土中默默生长,一如大别山与白马泾之间,那条看不见却斩不断的情愫,长松不倒!


并肩“湘”守,人民至上 在排涝抢险中彰显责任担当》市排水泵站管理处   周雅兰  高俊雄

当洞庭湖水漫过堤岸,当团洲垸的房屋在洪水中浮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武汉水务人的使命,在浊浪滔天中筑起了一道钢铁防线。今天,我们想为大家讲述这支应急抢险突击队的故事,讲讲他们如何用双肩扛起人民至上的诺言,在洪流中刻下水务铁军的担当。

星夜驰援,使命在号角中苏醒

“汛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如同出征的号角,在2024年7月12日的武汉夜空吹响。当调度指令传来,抢险车的引擎声划破夜空,队员们来不及和家人细说,便带着抽水泵、管线奔赴了灾区。武汉水务抢险队50余名抢险队员,必须尽快赶到300公里外的湖南省华容县。

7月13日晚9点,他们终于抵达灾区驻地,匆匆咽下几口凉饭就摸黑上堤。团西渡口的堤段在夜色中像一条湿透的绸带,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水面,只见屋顶只露出半截,稻田成了浑浊的池塘。有老乡打着手电筒凑过来,声音带着颤抖:“同志,我们啥时候能回家啊?”那一刻,队员们背包里的防暑药品还没来得及拆封,心里却已装满了沉甸甸的责任。

昼夜鏖战,汗水在洪水中流淌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抢险现场,队员们用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分量。夜色深沉时,堤岸上却是一片繁忙:没有足够照明,就用手机灯光接力;没有机械设备拖运,沉重的水管全靠队员们手抬肩扛。直到凌晨5点,第一台抢险车喷出清澈水流时,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出水了!”,熬红了眼的几个男子汉们突然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有人抹着眼泪笑,有人瘫在地上喘粗气。那一刻,所有疲惫化为乌有,他们用行动兑现了“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抗争”的铁血担当。

更难的是后续的坚守。7月的洞庭湖平原像个大蒸笼,柴油发电机排出的热浪裹着黄土扑面而来,团洲垸土堤上的温度超过60℃。有个年轻队员中暑晕倒,醒来第一句话却是“水泵停了没”;还有人连续作业20小时,双脚泡在积水中起了皱,却笑着说“就当作了个泥水SPA”。最让人心疼的是那些跳进积水铺管道的队员,明知道水里可能有血吸虫,却咬着牙说“顾不上了,老乡们还等着回家呢”。

党旗飘扬,温暖在坚守中传递

19日那天,当市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慰问组的领导们带着防暑物资上堤时,看到的是队员们晒得脱皮的脖颈和磨出血泡的手掌。领导把藿香正气水塞进队员手里,声音哽咽地说:“你们是武汉的骄傲!”可队员们却反过来安慰领导:“您看,水位又降了20公分,老乡的玉米地快露出来了。”

最难忘的是转场那天。20日傍晚,刚完成团西藕池河段320万方的抽排任务,他们又接到了紧急指令。来不及休息,管线回收时,队员的手被灼热的金属烫出了泡,却依然咬牙拖着沉重的管道奔跑。到了棉种场,因为电力不足改用发电机,柴油味呛得人直咳嗽,可没人后退一步。有个队员在日记里写道:“发电机的轰鸣声像战鼓,每一次抽水都是在和洪水拔河。”

凯旋之歌,初心在奋进中绽放

7月27日撤离那天,阳光格外灿烂。当车队缓缓驶离时,路边站满了老乡。有位拄着拐杖的大爷颤巍巍地走来,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敬意与不舍;几个孩子像欢快的小鹿,在车旁蹦蹦跳跳地追逐着,不停地朝着车窗挥舞着小手。队员们摇下车窗挥手回望,有人偷偷抹着眼泪——这些天吃的苦、受的累,在看到乡亲们重展笑颜的那一刻,都化作了心间流淌的暖意。这让我想起总书记的深情嘱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如今,华容县抗洪抢险指挥部送来的锦旗就挂在荣誉墙上,“为救灾不畏艰险、战险情奋勇争先”十四个大字,时刻提醒着我们水务新兵,要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融入血脉,在未来的每一次挑战中,全力以赴、毫不退缩,始终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同志们,当我们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时,别忘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洪水里奋战了十几个日夜;当我们谈论岁月静好时,别忘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血肉之躯为百姓筑起了安全堤坝。他们是武汉水务的儿女,是洪流中永不弯曲的脊梁,更是用行动诠释“人民至上”的真英雄!


《精神永传承 荆楚定安澜》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  刘婧晶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迎着七月的朝阳,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104周年华诞。此刻,我仿佛听见南湖红船的桨声在耳畔回荡,望见井冈山的星火在眼前闪耀,触摸到天安门城楼上那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豪迈宣言。

是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站在惊涛骇浪前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堤坝”;站在生死关头立下守护家园的“生死牌”!每每回想起9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我总是心有余悸又心潮澎湃。那伟大的抗洪精神,不知从何时起,竟深深地融进了我的血脉,我终于明白,抗洪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无数党员用行动诠释的责任与担当。

“党员”二字,是攻坚克难时最可靠的力量

洪水长一尺,中国共产党员的斗志就高一丈,他们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洪峰,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无愧于人民公仆的光荣称号。在节水办,不论刮风下雨,我总能看到党员干部们急匆匆赶往每家用水单位的背影,他们像这座城市的水医生,为每一处用水管网做着细致入微的体检。当企业实现了从“用水大户”到“绿色标杆”的蜕变,城市完成了从“丰水城市”到“节水典范”的升华,我终于明白我们张军科长说的:“守好每滴水,就是守护万家灯火,就像当年守住大堤一样!”

“党员”二字,是众志成城时最温暖的印记

27年前,800多万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洪一线,他们中有教师、有记者、有学生,本可以选择安稳的人生,却甘愿以生命为烛,汇聚燎原之势,驱散连天的阴霾。今天,在“节水武汉范”党建子品牌的影响下,765家节水机构星罗棋布,2930户节水家庭串联成网,百万“节水青苗”在校园茁壮成长,当他们共同组建起“节水联盟”,我听见了“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的时代回响。这不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节水实践中的生动彰显吗?

“党员”二字,是开拓创新时最锋利的刀刃

在这场世纪抗洪斗争中,我们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这样的硬仗,没有水利、气象、水文等方面取得的技术进步,要夺取胜利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在那之后,武汉大兴水利建设,从红砖水泥到钢筋混凝土,从对讲机到防汛通讯光纤,亚洲体育博彩平台防汛抗灾能力、水资源配置能力显著增强。一位经历了节水管理系统四次变迁的老党员告诉我:“现在的节水管理系统可比以前方便多了,点点鼠标就能看见每一户的用水数据,发现流量异常还会自动报警。”我恍然大悟:原来用水户增长40%,节水管理还能屡结硕果的奥秘,正是源自一代代不断自我革命、开拓创新的党员们。

“党员”二字,是初心如磐时最坚定的信仰

信仰不是虚无缥缈的口号。当共产党员冲向洪水、视死如归,当李向群家富不忘报国,当高建成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我看到: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平凡岗位的默默坚守,是利益面前的清醒选择。就像江堤上青青的芦苇,越是历经洪峰冲刷,摇曳得越是坚韧昂扬。

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告诫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作为一名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干部,我非常幸运,在入党之初就深入学习了抗洪精神,扣好了思想的扣子。角色的转换,也让我看到从1954年抵御29.73米高水位到2020年“江城安澜”,从抗洪堤坝到节水“红色堤坝”,变的是治水场景,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初心传承。

同志们!青春不是年龄的刻度,而是奋斗的姿态。让我们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担当,筑牢江河安澜的绿色长城,让每滴水都流淌着抗洪精神红色基因,共同奔向人民安居的美好未来!


《传承抗洪精神,奏响支点建设最强音——水务人的血脉传承与时代担当》 硚口区水务和湖泊局 颜琳

七月的武汉,因信仰而格外湛蓝;

七月的江城,因奋斗而生机盎然。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我们心潮澎湃;但此刻,我们的心更与贵州榕江、广西柳州的父老乡亲紧紧相连,与奋战在抗洪一线的党员、干部、群众、子弟兵紧紧相依。此刻,让我们共同感悟,传承抗洪精神,奏响支点建设最强音!

灯火通明的防汛指挥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面对智慧监控大屏上跳动的雨情数据,硚口水务人闻“汛”而动,精准研判,每一条科学决策、每一次化险为夷,都是智慧与汗水的凝结。这里,是迎战洪魔的中枢;这里,是守护安澜的堡垒;这里,是新老水务人薪火相传的熔炉!当城市安危系于一线,指挥部的每一盏灯下,都在上演着忠诚与智慧、经验与创新的接力传承!

暴雨如注,洪水咆哮着冲击城市的防线;江河暴涨,堤防在巨浪中经受严峻考验。

是谁?在风雨中挺立?

是谁?在激流中逆行?

是我们水务战线的党员先锋,是这座城市安澜的忠诚卫士!从白发苍苍的老水利,到朝气蓬勃的新青年,一代代水务人将“冲锋在前”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惊涛骇浪中书写着守护安澜的精神史诗!

你看!危急关头,老水务人用“铁肩膀”扛起千钧重担!

面对洪水和梅雨的双重考验,像湖北省防汛救灾先进个人张坚、堤防技术标兵梁鸿钢这样的“守堤人”又一次绷紧了心弦。他们夜以继日战斗在防汛备汛的最前沿,风雨无阻的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上,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他们24小时不间断巡查,将堤顶堤坡堤角逐一查看,直到确定施工环节没有一个问题、下水管没有一丝破裂、大堤没有一处渗水,才坐在简陋的雨棚里稍微合一合眼。

他们用双脚丈量每一条河渠,用双手抚平每一处险工,把毕生经验化作守护城市的“定海神针”!这沉甸甸的担当,就是传承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你看!抢险一线,中年骨干将“传家宝”锻造成“压舱石”!

硚口区排涝抢险突击队,平均年龄45岁,是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铁军,哪里有险情、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无私奉献的身影!无论是深入因断电而漆黑一片的地下空间摸索排险,还是在连续暴雨任务中承受巨大压力连续奋战,队员们始终无畏环境艰险与体力极限的挑战,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积水中冒险探路,在恶劣条件下架设设备、高效抽排,连续高强度作战数十乃至上百个小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他们以“顶梁柱”的担当,将老经验与新实践熔于一炉,在风口浪尖筑起坚不可摧的屏障!

你看!智慧战场,青年党员以“创新剑”开辟新天地!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新一辈”水务人锋芒毕露!2024年7月,硚口区水务和湖泊局青年突击队接过抢险接力棒,义不容辞奔赴湖南华容执行异地应急抽排支援任务,他们拼搏奋战15天,有的队员双脚被洪水泡得发白、双手磨出了一层层的茧,但是他们依然朴实地说:“只要能快点儿把水抽完,再苦再累都值得!”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水务精神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在智慧防汛的新战场上勇当“创新先锋”:

险段上空,无人机灵巧穿行,实时传回高清影像;

易涝点旁,“电子水尺”默默值守,积水超限自动报警;

指挥部内,智慧平台整合市政监控,雨情水情尽在掌握。

“科技让我们的‘眼睛’更亮,‘手臂’更长!”他们建设的硚口区智慧堤防信息化平台,在没有先例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边研究、边建设、边运用、边完善,仅用6个月的时间率先推出,大大提升了洪水防御的智慧化、精准化水平。这支青年队伍以锐不可当的创新锐气,赋予“守护安澜”全新的时代内涵,让水务人的精神品格在科技浪潮中焕发勃勃生机!

同志们!时代在变,使命任务在变,但伟大的抗洪精神永不褪色!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是武汉在与洪水一次次较量中铸就的宝贵品格,是江城儿女刻入骨血的坚韧基因!它外化为我们“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集体品格,从“九省通衢”服务全国的无私胸怀,到融入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主动担当,“抗洪精神”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深层优势!它凝结为我们“攻坚克难、敢于胜利”的担当气魄,激励着武汉人在经济转型深水区、改革攻坚硬骨头面前,勇涉险滩,敢啃硬骨!

当英雄的人民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力,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信念,转化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无穷动力,升华为守护长江安澜的强大精神动能时,这座英雄城市,必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续写更加恢宏壮丽的新篇章。


局机关党委、市排水泵站管理处、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硚口区水务和湖泊局供稿


 已阅 0  打印   下载   关闭 
关联文章
在线百家乐 博彩平台 华体会体育 推薦娛樂城 OD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