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全市水务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市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各处室、单位围绕“五水战略”扭在一起抓开展专题讨论,通过思想碰撞凝聚发展共识,系统谋划推进举措。“‘五水战略’处长谈”专栏推出后,引发全市水务系统的广泛关注,各区(功能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掀起讨论热潮,共谋落地实招,全力以赴推进新时期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4月2日起,武汉水务微信公众号开设主题专栏——“五水战略”局长谈,邀请各区(功能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畅谈“五水战略”扭在一起抓的落实思路和举措。
本期邀请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局长詹辉,分享主题为《锚定"五水战略"坐标系 凝心聚力推动治水新典范》。
锚定“五水战略”坐标系
凝心聚力推动治水新典范
——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局长 詹辉
东西湖区坚持以“五水战略”为统领,坚持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五水战略”扭在一起抓,推动东西湖水务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筑牢水安全防线,打造韧性防护示范区
推进“工程固防”。实施堤防达标建设,完成东风垸、天鹅湖等重点堤段除险加固及1200亩堤防两林更新,打造生态防洪圈。
建设“韧性管网”。推进将军路泵站进水骨干体系建设,年度清淤沟渠100公里、管网200公里,实现塔尔头、白马泾泵站连通、联调,畅通区域排涝“主动脉”。
强化“智慧联防”。搭建全区应急排涝设施统一调度平台,推进市政排水系统自动化改造,整合35台大型移动抽排设备,实现“一键响应、全域联动”。
二、深化水环境治理,实施“流域治理+精准治污”
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深化总干沟小流域治理,推动水环境质量提升与人居环境改善。推进26个湖泊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创建,完成48条河湖健康评估,落实《湖泊运营维护总体方案》,实现“一湖一策”精细化管理、50%以上湖泊水质达Ⅲ类。
深化污水治理攻坚。推动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厂网一体化”建设,以陆港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化项目为契机,逐步实现各污水分区调度、运维、建管一体化,推动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管水平全面提升。
强化黑臭水体长效管控。对103条沟渠开展常态化水质监测,确保“动态清零”;建立“公众举报+快速响应”机制,巩固机场河等老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三、厚植水生态底蕴,推动长效治水转型
建设生态水网。落实《东西湖区现代水网规划》,加快北部排水通道、西南片生态水网建设,实施沈家港水系治理。优化《东西湖区河湖水位调度方案》,有效保障河湖生态水位稳定。
深化“河湖长+”机制。建立“行政河湖长+民间河湖长+护河员”三级巡查模式,2025年新增民间河湖长100人,选聘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河流监督管理,不断扩大河湖长制影响。
打造智慧监管模式。建设“智慧河湖”管理平台,运用无人机、AI识别技术,实现问题“发现—交办—整改”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并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日常巡查机制,形成智力、科技、法律等要素共同支撑的河湖保护合力。
四、强化水资源集约,激发节水内生动力
刚性约束节水。严格用水总量管控,推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覆盖全区非居民用水户;推动工业节水技改,组织区内重点用水户强化节水管理,新创建一批省级节水载体。
五、培育水生态文化,厚植绿色发展底色
赓续“围垦精神”,围绕东西湖大堤纪念碑、李家墩大闸等进一步挖掘、探索、培育东西湖特色水文化。以梧桐雨、半岛庄园等“水环境+产业”复合经营模式为蓝本,将水环境优势导入生态休闲产品。发展“东西湖龙舟赛”等水上活动IP,努力把生态竞争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与城市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产、城、人、水融和共生的和谐格局。
(东西湖区水务和湖泊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