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武汉节水型高校建设工作已经到了爬坡过坎、克难攻坚的关键时期。近期,亚洲体育博彩平台节水办深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20多所高校,提供“一对一”的创建指导服务,深挖高校节水潜力,推动2024年建设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系统谋划,精准发力
全市创建目标80所高校,按照“整体布局、分类推进、优校先行、重点示范”的原则,细化分解,明确“任务书”和“时间表”,有的放矢地推进建设任务。目前,全市48所高校获评省级“节水型高校”,覆盖率达60%,超额完成阶段性目标。2024年,建设工作进入决战期,“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通过手把手地悉心指导,帮助完善创建要素、加快创建步伐,力争再添12所节水型高校,覆盖率达75%。
科学指导,分类施策
“一校一策”是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的一剂良方,亚洲体育博彩平台节水办坚持对高校“摸清底数”“把脉问诊”,支招各高校量身定制节水方案,从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用水管理、节水设施、科技创新等方面为高校节水工作指明方向。通过组织节水技术专家团队,为高校节水改造提供技术支持,提升高校节水技术运用的科学性。
强化监督,政策扶持
将全市高校全部纳入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从日常监管执法、节水技术改造、载体建设等方面,强化工作部署,提升监管水平。同时,市节水办积极筹措资金,对合同节水项目进行扶持,对12个运行良好、成效显著的合同节水管理示范项目给予资金奖补。在激励政策的推动和示范下,全市共推进21所高校开展合同节水管理项目,涌现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推广性作用的合同节水管理实践案例。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入选全国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
下一步,市节水办将继续为武汉高校节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重点对国家级重点监控单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进行“点对点”指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瞄准关键环节,补齐短板弱项,让“头部”高校争做全市行业节水典范,带动全市节水型高校建设目标的实现。
(市节水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