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11时30分时,市大军山泵站处生技室负责人宁涛在主泵房内依次将10台机组关闭,原本充斥着巨大轰鸣声的主泵房瞬间安静了下来。“6月29日,我们就接到了市防办调度令,要求开启东城闸,全力抽排通顺河来水,缓解经开区、蔡甸区防汛压力。”宁涛说,截至当天,泵站内的10台机组已连续32天不停机运行7354.05台时,总抽排量达到26474.7万立方米,创下今年全市泵站的连续满负荷抽排纪录。
大军山泵站作为新城区大型排涝泵站,共有10台泵机,承担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蚂蚁河水系22万亩农田和杜家台分蓄洪区部分区域的排涝任务,总排涝面积达到846平方公里。
2020年,武汉遭遇超长“暴力梅”袭击,大军山泵站连续抽排了33天,而今年为什么雨停了泵站却没停?宁涛表示,泵站负责抽排的通顺河水系曾是古太白湖遗泽,长期是一个“水袋子”。6月29日下午4时,通顺河水位涨至25.1米,超设防水位10厘米,在后续时间里,水位最高曾涨至26.12米,超警戒水位。“由于通顺河水系距离较长,且沿线目前只有大军山一座泵站,为了确保附近的民垸、农田和鱼塘安全度汛,需将水位抽排至25米以下。”
保障机组超长时间、满负荷运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多月以来,大军山泵站领导班子带领全体职工24小时坚守抽排一线,以四班三运转的形式保障泵站运行,各部门通力协作,确保每项工作调度有序,配合精准。重要部位由原来的一小时一巡查改为半小时一巡查,确保泵站安全无虞,运行顺畅。
“夏季的主泵房内最高温度会超过50摄氏度,机组长时间运转容易出现过热、漏油、漏水等情况。主泵房虽然不大,但巡查不是‘走马观花’,工作人员需要对机组看、听、摸、闻,一趟走下来至少20分钟。”当班人员表示,“看”主要是检查机组油温、冷却水温度是否稳定;“听”就是听泵机运转的声音,如果内部轴承发生故障,就会和外表层发生摩擦碰撞;“摸”则是判断机组温度是否过高;“闻”就是判断高压柜与机组是否有电路烧焦的异味。“在此次连续抽排的32天里,站内所有机组运行平稳。”
通过多日连续抽排,目前通顺河水位已降至24.94米。泵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汛期还未结束,排涝形势依然严峻,泵站对进水渠道进行疏涝,让机组“随时能战”。
(转载自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