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奋楫笃行
回顾2023年
江城水务人初心不改,步履不停
以实干为笔、以汗滴为墨
奋力谱写水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年关岁末
武汉水务特开启
【回眸2023】系列专题
让我们驻足回首
聚焦各处室、各单位
一起看看他们的
2023亮眼“水务答卷”
▼
2023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局供水处紧紧围绕全市供水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牢固树立全市供水一盘棋思想,以优化全市供水布局,提升城乡供水设施和管理能力水平为目标,实现供水安全有保障,能力建设再提升,监管手段开新局,服务便民上台阶的高质量发展,开拓全市供水管理新篇章。
推进供水主体整合。协调市属国有供水平台与黄陂、新洲、东西湖、经开(汉南)、江夏区分别签订供水合作框架协议,同长江新区组建联合水务公司,督促黄陂、新洲分别签订区内北部、中东部供水企业主体整合协议,“供水一张网”加速推进。
实施管网互联互通。完成汉口中心城区至黄陂盘龙城12.2公里供水联通管道建设,打通江夏区金龙大道等7处交汇点同武昌中心城区管网的联通,新增应急供水能力10万吨/天,市区管网互济能力不断提升。
统一供水管理标准。修订《亚洲体育博彩平台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印发《城镇供水服务规范化评价标准和考核细则(试行)》《供水管网应急抢修实施规范(试行)》《获得用水营商环境服务实施规范(试行)》等文件,统一全市供水服务、应急处置标准,促进供水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进供水能力不断增强。新洲阳逻二水厂新建工程,汉南军山水厂二期、蔡甸水厂二期扩建工程2023年先后完工,全市累计新增供水能力29万吨/日。
加大二次供水修缮力度。全年完成196处二次供水设施修缮工程,清洗消毒水箱、蓄水池1万余个,实施供水管网改造149项,安装管道80余公里,更新智能水表25万余只,惠及居民17.4万人,5.2万户。
推进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全年统筹各新城区实施改造老旧供水管网50余公里;完成黄陂北部、东西湖西部、经开南部、新洲东西部、蔡甸爹山永安等地区一批农村供水设施提标准升级。新洲区道观河水厂、刘集水厂获评2023年度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我市农村供水保障工作,荣获省水利厅通报表扬为工作成效明显单位。
建立供水投诉考核通报机制。依托智慧水务平台引入市民热线及城市留言板数据,对全市居民供水服务诉求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考核和典型案例分析,每月向各区人民政府通报,考核指标规划纳入全市河湖长制考核评分中;累计印发专项通报3期,河湖长制考核2次,反馈整改问题296个。
持续开展供水规范管理考核。对出厂水常规43项指标和扩展54项指标落实水质月报考核;创新考核方法,采取市局全程督导、区域交叉检查、专家专业评议的方式对全市15个行政区进行全覆盖的规范化考核,全面提高考核的科学性、权威性。
加强供水水质安全监管。对中心城区10座水厂,新城区31座水厂及4座单村供水设施开展出厂水和管网水水质监测,中心城区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新城区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26%。
建成全市统一供水热线。2023年5月19日完成全市23条供水服务热线整合,实现96510一个号码对外统一受理全市居民供水诉求。全年共受理投诉248201起,按时办结率100%,形成“沟通-受理-转办-处理-回复-回访”全流程闭环机制,成为服务企业群众的“暖心线”。
升级全市供水监管平台。全市智慧水务平台供水板块实现全市41座水厂基础数据、85处地县乡镇水源地保护区、12345热线及中心城区水厂生产运行等数据全接入,综合调度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
助推全市营商环境优化。全面推行水电气等市政接入工程行政审批在线并联办理,10个“水电气”一站式服务营业厅投入运行;统筹指导全市41个供水营业厅“双评议”工作,全年处置不满意件19起,办结率100%;实行建筑区划红线外供水接入“零收费”,2023年累计免收接入费用2500余万元。
(局供水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