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理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营商环境。
如何做优排水管理,让存量排水户最快合规拿证,成了城区管理中的重要课题。
从首创排水许可“帮办”模式,到纳入河湖长制工作框架,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聚焦“四大领域”灵活施策,在排水管理中跑出“江汉速度”。截至9月底,江汉区存量排水户累计办证数已突破1000户。
“零跑腿、上门办,最短3个工作日出证。”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排水许可等政务服务供给,既是优化营商环境所必须,也是实施排水源头精准控污,实现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一步。
靠前服务企业 存量排水户办证量破千
2021年6月,《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制度实施办法》正式施行。根据规定,工业生产、在建工地、医疗、洗涤、汽修机洗以及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只要向城镇排水管网排放污水的,均要申领排水许可证。
面对新情况,江汉区主动出击,面向全区排水户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多措并举优化排水政务服务,存量排水户许可发放拉开帷幕。
今年以来,为加速办理实效,保证企业正常运转,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与江汉区行政审批局主动对接、前移关口、联合办公,以全新的“帮办模式”加速办证流程。
“帮办”模式下,排水户无需出门,只要预约工作人员上门即可享受“零距离”政务服务。
工作人员上门为企业提供办理排水服务。
对符合办证要求的排水户,江汉区排水队和第三方勘察单位会上门进行排水设施和排水管线勘测,并出具审核意见表和勘察图纸。在此期间,排水户只需提供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复印件,即可完成排水许可申报。
在收集相关资料后,江汉区水政监察大队将资料同步移交给江汉区行政审批局。江汉区行政审批局对其排水资质进行审核认定,待审核合格后,最快3个工作日即可出证。
深度服务企业,靠前解决问题,在“帮办”模式助推下,当排水户面临准备办证资料难度大、不会办等问题迎刃而解,存量排水户办证工作迅速推进,营商环境得到有效优化。
截至目前,江汉区存量排水户累计办证数达1022户,许可证发放跑出了“江汉速度”。
强化考核帮办 量化管理提高办证率
9月底,一场名为“强化法治保障,推进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河湖长+检察长”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汉区汉兴街道新华家园社区。
水务、城管、街道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临街餐饮店排水情况。
在江汉区常青一路,水务、城管、街道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临街餐饮店排水情况,复核沿线餐饮店“违规排放污水”问题整改现场,随即向有关餐饮店送达《关于申领污水排入管网许可证的通知》。
加快排水许可证的办理速度,只是保障城镇排水设施安全运行的第一步。水环境治理,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江汉区将排水许可证办理纳入到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发动各级各部门和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在河湖长制工作框架下,排水行为实现了量化管理。由区河湖长办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与街道同向发力,全面推进陆域巡查与治理,加强科普和法制宣传,有效提高排水户调查率和排水许可办证率。
江汉区将排水许可管理纳入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后,排水许可办理各项任务均进行了指标量化,如排水户调查、排水户办证、排水户非法排水设施整改等,均按照完成率进行量化打分。为强化组织领导,江汉区成立工作专班,按照考核时间节点列出责任清单与任务清单,每天一通报、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总结、每季一汇总,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四大领域 排水监管探索新模式
当前,江汉区以全面推行流域河湖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积极引导排水户主动参与排水户调查和许可申领工作,强化规矩意识,培养行动自觉。通过进商圈、进社区、进企业等宣传活动,广泛动员广大市民主动参与爱水护水行动,形成人人守护水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与此同时,为持续提升排水许可办证效率,江汉区仍在探索“帮办”服务升级版——提高信息化率,由水务部门建立排水户信息库,及时录入、更新,实现排水户信息动态管理与维护,加快信息流动速率;强化部门联动,由审批部门每月向水务部门推送应办证未办证排水户信息,按照“减存量控增量”的原则,双方共同研究制定年度排水许可办证计划,明确办证数量,逐步消减无证排水存量。
工作人员实地勘查排水管道。
此外,按市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河湖安全(排水许可)专项执法攻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江汉区还将重点抓好全区汽修机洗、洗涤、餐饮、医疗等4类存在污水排放行为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排水户办证及监管工作。
江汉区水务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将“管行业就要管排水”的工作理念贯彻到底,强化部门协同,在调查摸底、告知催办、审批审核、监督执法等各个环节上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相互配合,做深做细排水服务,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水务蓝”力量。
(转载自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