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推进流域河湖长制,统筹流域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推进全市水环境整体提升。在此背景下,市泵站处设施管理所按照泵站处党委统筹部署,不断强化所辖黄孝河、机场河、罗家港明渠的管理力度,通过强化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手段、落实管理职责等三个方面,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明渠管理模式。
建立长效机制,强化日常管理
做勇于担当的“守护人”
一是根据《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水泵站管理处明渠管理办法》,管理所层层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积极探索“三级巡检制度”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周检查、月通报、季评估、年考核”的检查考核机制,显著提升了明渠管养水平。二是创新市、区联动协作机制,积极推行和江岸区、武昌区、洪山区、东西湖区、青山区等区局施行“信息共享、明渠共养、项目共管”的工作模式,大大提升了明渠管养的工作力度。三是坚持管理所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针对当前渠道管养存在的短板弱项、重点难点问题群策群力,研究制定解决方案,责成落实整治措施。
引入科技创新,丰富管理手段
做行洪通道的“养护人”
一是积极引入新型养护设施,近年来陆续围绕渠道垃圾清理、日常巡查引进了自动清漂船、垃圾收集器、无人巡查机等养护设施,为水面漂浮物打捞、明渠难点位置巡查提供了先进手段。二是对明渠岸线走向、沿线排口位置建立电子地图,根据沿线建设条件安装水位计、摄像头等监测仪器,做到明渠基本情况信息化,提升管理效能。三是积极探索巡查管理方式,联合“爱我百湖志愿者协会”定期开展民间第三方巡河,强化明渠日常巡查;利用市局河湖长办、相关区亚洲体育博彩平台开展的巡查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多双眼睛”紧盯明渠管养效果。
履行管理职能,加大监管力度
做履职尽责的“责任人”
一是定期开展行洪通道风险点排查专项检查。汛前对新沟闸、黄家大湾闸、机场河补水泵站、黄机流域钢坝闸进行了维保检修,设备完好率达100%;组织力量通过徒步巡检、船只进涵、无人机巡查等方式进行了市管明渠行洪保畅排查工作,为汛期行洪主通道畅通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涉渠重点工程项目的监管力度。通过与中建三局、武汉城建集团等涉渠工程项目公司签订安全施工协议、在建工地督查等方式对涉渠项目进行有效监管,发现涉渠问题及时整改解决,突发事件上报市局及属地监管单位,并实施事后跟进监管制度,确保了行洪渠道的畅通,为平安度汛提供了应有保障。三是坚持重点工作重点推进,关键时间节点领导班子带队开展“拉网式”排查,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将明渠存在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切实加强克难攻坚的能力素质。四是持续深入开展渠道“日日巡、日日清”工作,发现漂浮物垃圾当日解决,针对无法解决的突出问题及时报告责任单位,守护美丽渠道。
下一步,管理所将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竭力推进“科学化、正规化、精细化”管理,持续探寻排涝安全和水环境安全的平衡关系,完善涉渠违建、排口排污上报制度,创新明渠管理模式,打造依托电子地图、无人机、遥感摄像头、巡查队伍组成的“空、天、地”三维一体化监管模式,当好市管明渠的“责任人”“养护人”“守护人”,为打造“渠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市泵站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