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13时,长江汉口站水位19.90米,即将突破20米整数关口。面对即将到来的“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市泵站处正积极应对。
7月7日,市泵站处组织开展“社区共治促发展,为民服务当先锋”宣讲活动,邀请江汉区华安里、红梅里社区,硚口区舵落口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及泵站职工子女代表走进泵站实地察看雨水抽排全过程、现场座谈收集对泵站排涝服务的意见建议,与社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家园。
深化“一下三民” 争当排涝为民服务先锋
“后湖泵站是亚洲最大的城排泵站,距建站已有60余年历史。它身处黄孝河终点,承担着黄孝河流域全部雨水的抽排工作。现该泵站占地约320亩,相当于4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总抽排能力为279立方米每秒。从地势来看,武汉特殊的锅底地形,汛期高水位时每一滴水都只能靠泵站抽排出去。这座泵站承担着汉口城区51.4平方公里雨水抽排任务,服务居民约200万,倘若没有这座泵站,汉口很多地方一下雨就会‘遭殃’。来自黄孝河的雨水都被抽排进泵站,再从这些管道进入府河,最终流向长江。”后湖排水站副站长付强图文并茂地详细讲解着。华安里社区书记陈锋谈到,泵站处持续推进“一下三民”活动成效显著,解决了部分居民家中逢雨必淹的问题,为社区办好了民生实事。
倾情引导“泵二代” 传扬排涝为民服务精神
面对高大的车间及巨大的抽排机组,平均年龄只有八岁的“泵二代”们充满好奇。在四期泵房负一层,“泵二代”们看到了比他们高许多的排水管道,聆听了系统的抽排讲解。“泵二代”代表冯彦策说道:“以前我一直有个疑惑,雨水到底去哪里了?今天我终于直观了解到了雨水抽排的全过程,才知道妈妈和泵站伯伯阿姨们工作是多么重要,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保卫了城市的安澜。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像他们一样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引擎、活力、品牌,近年来泵站处党委重视泵站文化和家风建设,精心为“泵二代”们准备了一份精神食粮,现场赠送了书籍《跟着大禹去治水》,鼓励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学习英雄人物的优良品格,传扬治水为民服务精神。
擦亮党建品牌 提升排涝为民服务质效
“当洪水肆虐江城的时候,这里就是生死攸关的战场,当抗洪排涝的警报拉响,我们就是战士冲向前方。我们是普通的排涝工人,我们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我们爱这艰苦的环境、光荣的职责,我们把青春奉献给平凡的岗位上……”后湖排水站会议室,伴随着“党旗下的泵管家”党建品牌创建视频歌声响起,后湖排水站青年党员刘英自信满满地开始了建站历史的介绍。“争当七个先锋”的品牌内核深深吸引了社区党员代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生态家园……”社区党员代表兴致勃勃地分享了社区的党建特色做法和举措。
“建设安全泵站、法治泵站、智慧泵站、创新泵站、责任泵站,离不开社区的信任、支持和参与。”市泵站处党委委员、副处长李登说,“擦亮党建品牌,除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引领力,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更多的,是更好地提高排涝为民服务的质效。”
(市泵站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