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使自己讲解的声音好听,同时又不会嗓子特别累?如何讲好主席横渡长江故事,吸引游客驻足?这些问题在市江滩办举办的横渡长江博物馆“云课堂”都可以找到答案。
今年4月份以来,因疫情防控要求,博物馆暂时关闭。期间,横渡长江博物馆充分发挥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职责,以“传承渡江精神,赓续红色基因”为主题,积极打造面向中小学生的“云课堂”,做到了闭馆不闭展,红色教育不断线。
“云课堂”以腾讯会议方式举办,重点推出《讲解员基础发声练习》《水调歌头•游泳》《中流击水》《毛泽东与黄鹤楼》《节约用水 守护生命之源》共五期课题,每期时长40分钟,涵盖青年毛泽东畅游湘江、毛泽东早期在武汉革命岁月的知识扩展、建国后毛主席横渡长江故事、节水科普等课程内容。每期课程固定安排了发声技巧练习和绕口令练习,通过口部操、呼吸控制训练、弹发音训练、声调和口腔训练,让学生们了解专业基础发声的技巧。
“云课堂”上,来自江汉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讲解员田霆威老师选取了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菩萨蛮·黄鹤楼》《沁园春·长沙》等诗词作为辅助教材,通过学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们感受到发声不再只是技巧,而是生动的演绎。学生们通过朗诵技巧练习,深入了解讲解中的声音、节奏、台词的艺术魅力;通过诗词更形象、全面地了解了伟人毛泽东的人格魅力。
课堂上,学生们认真聆听、积极发言;课堂下,学生们学意更浓、趣味丛生,纷纷将自己的视频朗诵、书法作品发到群内,讲解老师逐一点评、细致入微。
“云课堂”收获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一元路小学五年级的梅同学表示:“讲解员线上培训活动,进一步拓宽了我的知识,培养了语言交际能力,对当好小小讲解员更有信心了。我希望能更多参加小小讲解员志愿活动,为宣传英雄武汉作出应有的贡献。”家长们也纷纷为“云课堂”点赞,认为毛主席畅游长江是武汉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非常感谢横渡长江博物馆为孩子们提供学习锻炼的机会,掌握讲解理论和展厅上岗实训相辅相成,对孩子们当好“小小讲解员”有很大的帮助。
博物馆工作人员李晓介绍,“云课程”上线后,吸引了百余名学生参与,微信后台收到了众多家长和孩子的点赞好评。“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既增进了亲子关系,又全方位提升了孩子和家长的文史知识,更进一步弥补了疫情期间中小学红色教育沉浸式学习的缺失。”
此次云课程是市江滩办“两种精神(渡江精神和抗洪精神)进课堂”活动的生动实践。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下,横渡长江博物馆将积极开展“馆校合作”,通过招募培训小小讲解员、组织博物馆研学、流动博物馆进学校等活动,促进博物馆展陈与教育资源融合,真正实现博物馆教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市江滩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