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辖区面积2009平方公里,纳入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有22个,水域蓝线面积368平方公里,占全市湖泊总面积的45.3%,水域面积大、覆盖区域广。近年来,随着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攀升,建成区面积大幅扩张,区域环境容量日趋紧张,集镇、乡村均面临水环境之忧,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2013年,区委、区政府超前研判,部署启动相关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区水务和湖泊局根据上位规划编制了《江夏区污水系统专项规划(2014-2030)》,实施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排放“大系统”建设和乡镇污水治理“小系统”、“厂网一体化”统筹实施污水的收集、转输、处理和排放工程。清水入江工程的实施,极大解决了污水收集处理问题,腾出环境容量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解燃眉之急,更谋发展之路
几年前,江夏区实施的清水入江一期工程,重点解决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新建江夏污水处理厂(一期)、纸坊泵站至江夏污水处理厂污水转输工程、江夏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江工程为主的污水转输-处理-排放系统。项目于2018年6月投入使用,解决了原纸坊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和尾水入汤逊湖的问题,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任务。同时,江夏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已启动实施,预计2022年底投入使用,届时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30万吨/天,建成后将为江夏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打通主动脉畅通毛细血管,实现管网全覆盖
近年来,江夏区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全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与完好率。对大桥、庙山3处污水提升泵站升级改造,解决庙山、大桥污水主管网的破损、渗漏等问题。对庙山、大桥36公里污水主干管进行混错接改造、破损修复及清淤疏浚。实施清水入江三期工程,启动纸坊城区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一期)工程建设,通过新建16公里污水管网,改造257个混错接点位,新建智能分流井、小区分流井等方式,提升纸坊城区污水治理效能。新建郑店泵站至江夏污水处理厂污水转输工程,通过新建规模为4万吨/天的提升泵站及10.4公里污水收集主管网,将郑店区域的污水输送到江夏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彻底解决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启动区、海康威视产业园、青龙山地铁小镇的污水出路问题。通过新建五里界泵站至纸坊泵站污水转输工程3.8公里长的污水管网,将五里界区域的污水收集转输到江夏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有效解决了江夏区东部区域的污水出路问题。新建郑店二号泵站至郑店泵站污水转输工程,解决大健康产业园启动区污水出路问题。新建藏龙岛泵站至庙山二号泵站污水转输工程,解决藏龙岛栗庙片区污水出路问题。持续推进全区22所高校雨污分流改造工作,解决区属高校污水排放问题。引入长江环保集团,改造完成汤逊湖片区混错接点509个、修复管网四级缺陷685处,为水环境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厂带小厂,实现平台全覆盖
以清水入江三期工程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集镇污水治理工作。按照“大厂带小厂”的方式,秉承“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基本原则,将全区所有已建的乡镇污水处理厂作为存量资产,整体打包,以ROT(改建-运营-移交)模式纳入清水入江三期工程统一实施。清水入江公司在前期广泛调研的基础上,2021年3月完成对全区10个集镇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了各集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达标排放,江夏区城镇和乡镇污水收集处理基本实现全覆盖,为水环境的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夏区水务和湖泊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