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水利厅下发《关于同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建全省节水标杆高校的批复》,确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建全省节水标杆高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节水上出奇招,在建设未来城新校区过程中就充分融入了“海绵城市”理念,校园的人行步道铺设的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增加了雨水下渗能力。校区内的低洼湖是水体净化和生态设计的核心,将雨水和中水作为景观水水源。此外,校园地下主要道路铺设了中水管网,将雨水再利用后,用于冲洗马路、教学楼冲厕及绿化灌溉用水,将下雨天的雨“包袱”变成了水财富。在经历了几场暴雨后,新校区也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发生渍水。该项工程每年可节省用水15万至25万立方米,这不仅有效减少了污水污染,也保护了生态环境。整个校区年用水不超过50万立方米,远低于节水型校园的标准。
省节水办近期召开了湖北省节水标杆高校创建座谈会,会议详细讨论了关于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荐为省级节水标杆高校的相关内容,该校引进先进节水技术,建设完备的供用水设施体系,用水效率更是位于南方同类高校前列,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节水型高校创建经验。
(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供稿)